首页» 学院新闻

学院新闻

探寻想象的奇点:大阳城集团官网0638成功举办北理首届科幻文学云端论坛

供稿:曲楠  编辑:陈玮 

2022年10月7日上午9:00-12:00,大阳城集团官网0638首届科幻文学云端论坛暨大阳城集团官网0638第13期“人文交叉系列讲座”成功举办。本次论坛邀请美国卫斯理学院东亚系汉学讲座教授、系主任宋明炜作主旨演讲,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候选人陈济舟担任讲座评议人,而圆桌会议受邀嘉宾包括清华大学大阳城集团官网0638贾立元副教授、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王瑶副教授、中关村会展与服务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艳慧、大阳城集团官网0638出版社副编审高坤,以及大阳城集团官网0638大阳城集团官网0638江洋副教授、曲楠助理教授。大阳城集团官网0638副院长、人文科学交叉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欣出席论坛。本次科幻论坛由大阳城集团官网0638主办、人文科学交叉研究中心协办,论坛听众包括双翅目等中国科幻作家,以及来自大阳城集团官网0638、复旦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厦门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等高校的师生近150人。大阳城集团官网0638教师曲楠主持本次论坛。

本次科幻文学论坛的主题为“探寻想象的奇点”。论坛伊始,曲楠助理教授阐释了主题意涵。“奇点”作为一个科学概念,在数学与空间物理学(广义相对论)领域,指代兼顾最小与最大、最轻与最重、终点与起点的突变点。如今,这个概念已经应用于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,用来指称科技指数倍激变、人类文明加速革新的“奇点时代”。科幻文学之于文学乃至人类文明的位置与意义,也正如“奇点”。科幻文学致力于探寻未来的可能、拓宽无限的边界,创造众多不断转换与新生的世界。因此,“奇点”的状态是科幻文学的特征,也是科幻文学发生、发展的动力,在隐喻或象征的层面上,科幻文学可以被唤作“奇点文学”,科幻文学便要“探寻想象的奇点”。而“奇点”也传递了本次论坛的期许与展望,大阳城集团官网0638科幻文学的教研与实践,也以此次论坛为“奇点”和“起点”,勇于突破,不断拓进。

宋明炜教授本次论坛主旨演讲的题目为《科幻作为方法:超越二项性的诗学想象力》。宋教授以刘宇昆的科幻小说《迦太基玫瑰》《涅槃》起始,引申出了科幻文学以“情动”为表征的流动性特质,以及“诗科幻”这种切中科幻内核的文本类型。讲座援引美国科幻学者朱瑞瑛(Seo-young Chu)的观点,从世界文学的“摹仿”(mimesis)传统出发,提出科幻文学不仅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“现实主义”,如此解放、拓深了“文学再现”的表征与本质,更提示出了一种游走于现实与诗意的写作形态。因此,科幻将成为一种方法,这种方法翻转并挑战了传统“二项性”(binary)的文学分类与论述,将“现实”与“再现”的关系投射到了更为复杂而多元、更为流动而互动的视野当中,科幻文学与“现实主义”、与“诗学”不再简单地处于“二元对立”的关系之中,由此彰显了以“新巴洛克时代”为代表的典型文学风貌。

进而,宋明炜教授切入鲁迅与韩松的科学/科幻写作,以“鲁迅《狂人日记》为科幻小说吗?”这一发问,启迪听众思考“何为科幻”“何为科幻所见”等核心话题。科幻文学作为一种隐喻层面上的“观看装置”,致力于打开惯常或规训的世界,“科幻新浪潮”也旨在看见不可见之物、触及“看的恐惧”,而这种对于视野和观看的解放,正是鲁迅所代表的现代中国学人与科幻建立渊源的内在因由。继而,讲座以提问“刘慈欣的科幻作品是否可以视作‘非二项性’(nonbinary)的文本”,提示听众从正典的科幻文学内部探寻其流动性的特质。讲座从玛丽·雪莱、凡尔纳、威尔斯所领起的科幻文学创生期,按照文学史线索细读到伍尔夫《奥兰多》、刘慈欣《三体》、双翅目《太阳系片场:海鸥》。双翅目以“波粒二象性”(wave-particle duality)出演契诃夫《海鸥》,来构造一种难以测定的游移状态。借由这些科幻小说,性别与文类不再确定为特定文本所从属的固有标签,而是文本内部多元而流转的动态象限。在这一意义上,“科幻文学”可以看做某种“酷儿”(Queer)类型,而刘慈欣《三体》也可以做更多基于女性角色的观察与分析。

讲座最后,宋明炜教授借由重返万物涌动、充满大发现与大突围的“巴洛克时代”,将晚近繁荣的科幻文学生态比作“新巴洛克时代”。然而,中国科幻新浪潮似乎也显现出某种退潮的危机。宋教授结合自己近年来科幻阅读、评奖、出版(女性科幻)、译介等一系列的文化生产实践,为再度涌起“科幻新浪潮”提出了“非二项性”的建议和期待。在这里,“非二项性”不仅仅是一种科幻的视野与方法,也是科幻所建构的宇宙观,即人与宇宙从“黑暗森林”的对抗关系,转变为“奇美拉”的共生关系。讲座之后,哈佛大学东亚系的陈济舟博士,就中国近期围绕“后科幻”议题所展开的系列讨论,科幻文学(Sci-Fi)与“思辨小说”、社会小说(So-Fi)彼此缠绕补足而非线性超越的复杂关联,科幻文学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参与等角度,与宋明炜教授展开了极富生发性的评议与交流。

在圆桌讨论的环节,与会学者就主旨演讲所引申的相关议题,进行了深度探讨。王瑶副教授(夏笳)接续“何为科幻”(what)、“科幻何为”(how)等议题,认为科幻文学所指称的“类型”,应该被视作一种更为自由的“类型倾向”,包含某种科幻倾向的作品不应被封锁在“类型”的格笼里,而有关“科幻将要通往何方”的讨论,也潜在地携带着某种预设目标和价值判断。进而,科幻作为一种多元异质性的文学现象,在兼顾社会性和思辨性的同时,如何锚定其讨论的有效性、方向的明确性也仍需解决。

贾立元副教授(飞氘)从科幻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实践的行动纲领(通往更好的生活)谈起,将科幻文学放置在世界文学历史版图起伏错动的历时线索中,认为科幻文学不仅提示出一种重写现代文学史的视野与方法,将文学史叙述从现实主义主导的主流论述中解放出来,更打开了理解二十世纪以来文学与社会、历史关系的视觉/视野、态度和方法。

高坤副编审从近年来科幻出版的社会文化环境谈起,结合近年出版的科幻作品实例,认为科幻出版应该容纳超越软科幻/硬科幻二分的各类实验之作,以此达到刘慈欣所谓科幻即“社会实验室”的期许,而科幻研究与科幻出版应该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合作与互动。高艳慧秘书长在科幻文学作为评论、写作、出版的路径之外,从“教育”方式的普世角度来观察科幻,即科幻应该作为一种破壁和跨界的方法,一种突破边界的思想生产方式,一种培养、激发跨界交叉人才的教育路径,进而,高艳慧秘书长也阐发了近年来科幻产业发展的诸多现象与问题,认为这也叠合了科幻发展本身的核心话题与问题,以及科幻文学的“非二项性”特质。

江洋副教授从科幻文学与科技史看似对峙的关系谈起,观察到近年来科幻文学在文学圈或大众阅读群体中趋于热门、但在科学圈遭到质疑的表象,实际上误解、掩盖了科幻文学与科技史、科学史紧密的互动关联。科学不仅为科幻创作提供理论、视野和方法的支撑,科幻文学也愈发成为当下科学研究者关注和研究的对象,不少科学工作者都将科幻作为科学史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;科幻作品打开了历史上伟大科学家创作科幻、拓展科学的丰富轨迹,也揭示出科学发展所经历的失败、谬误、幻想甚至掺杂谎言的曲折之路,进而,科幻与科学彼此打开、互相助力,由此提示出一种更丰富多元的历史观看和叙述的方式。

曲楠助理教授以刘慈欣的书房与书单为案例,切入科幻作家的阅读史这个话题,将论坛重返科幻文学本身。了解作家与藏书之间的关系,了解作家个人的阅读史,不仅有助于理清作家创作科幻的资源与背景,更得以把握作家与其他科幻巨匠思想共振、对话与碰撞的重要契机,以及作家与社会各个维度互动的关键表征。书单也在作家与读者之间搭建起思想对话的桥梁,创造出不断流动的、启迪与新生的科幻文脉。刘慈欣在《三体》中不仅植入了包括凡尔纳、阿西莫夫、克拉克在内的经典科幻作品,更囊括了《寂静的春天》《柏林之围》等溢出科幻范畴的人文历史著作。而在晚近的一份私人荐书单(《科幻阶梯阅读荐书榜》)中,刘慈欣的科幻素养三级书单,最终侧重在了跳脱科幻文类的广义的文学作品中,这些作品反思现代性危机,甚至像本雅明“历史的新天使”一样回望过去。最后,与宋明炜教授对“科幻诗学”的讨论相呼应,刘慈欣在《三体》中也引入了被主流文学史所遮蔽的新诗人徐玉诺的小诗,由此回到科幻小说更具流动性的文学面貌,以及科幻文学丰富的类型倾向、尖锐的思想内核。

本次科幻文学论坛在受邀学者与听众的热烈讨论中圆满落幕。与会嘉宾对论坛给予了积极的肯定,并建议今后围绕科幻创作与研究的前沿话题,以大阳城集团官网0638人文科学交叉研究中心为平台,继续展开对话与交流,并在专业与产业的领域,拓展国内国际合作的尝试。本次科幻文学论坛也有效地培养了大阳城集团官网0638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交叉视野,并有益于学校、学院人文科学(文史哲艺)教学与研究的创新与发展。

(审核:许欣)